水母网6月16日讯 (YMG记者魏文杰)眼下,山东省高考阅卷正在紧张进行中。昨天,记者采访了一名曾参加过语文阅卷的研究生,听他讲述了当年阅卷的经历和感受。他告诉记者,为了阅卷,需要把评分标准 背得滚瓜烂熟,虽然每天都对着电脑,精神高度集中,阅卷很累,但也为当年自己的付出感到自豪。
把评分标准背得滚瓜烂熟
“我之前参加过一次高考阅卷,报名入围之后就感觉非常兴奋也非常紧张,毕竟自己高考的卷子被别人批阅过,现在自己又要去批阅别人的高考试卷,这种感觉非常奇妙。”昨天下午,济南一所高校的研究生王斌(化名)告诉记者,参加高考阅卷让他的角色发生了一次转变,为自己即将迎来的高考阅卷兴奋不已,几天后,王斌的这种兴奋感被责任感所代替,甚至变得很有压力,因为不能出错。
王斌说,得知有机会参加高考阅卷后,他立即报名,因为语文科目的阅卷人手一直紧缺,他顺利入围。“语文和文综应该是文字性的东西稍多,而且速度也不会太快。”签订了保密协议后,王斌终于在高考结束后参加阅卷培训,每个阅卷者都发了一份考题答案和评分标准,“这是涉密的东西,不能告诉别人,也不能发到网上,但答案我们都商讨过,可以说十分合理、完善。”王斌说,阅读理解和作文的答案都是发散性的,也就是所谓“文无第一”,评分标准说不定外界会有很多看法,但阅卷中,这个标准是统一执行的,对每份考卷都一样。
王斌告诉记者,高考阅卷选择题部分全用答题卡,主观题部分被扫描进电脑,阅卷的时候只需要对照答案给分,而且也只能看到答案部分,密封线内的姓名、准考证号信息一点也看不见,确保了考生信息的保密。
高考阅卷的第一天不会开始真正的阅卷,而是进行培训和试阅卷,“有老师会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和阅卷标准讲一遍,给分的标准,以及可能出现的答案,应该给多少分,全都提前培训一下。”王斌说,这个过程十分繁琐,尤其是阅读理解一类的主观题目,必须尽可能多的想到结果,否则阅卷时可能会出现少给分或多给分的情况。在阅卷首日的下午,试阅卷的作用主要是发现未提前考虑到的各种问题,并让首次参加阅卷的人熟悉阅卷系统,考卷由系统分配,打分后进行分析,但成绩并不记录,只是当成演练。
为了确保每一道题“给分有理、扣分有据”,王斌在阅卷上下了苦功夫,不仅将答案和评分标准背得滚瓜烂熟,还将各种可能存在的答案翻来覆去考虑,并按照规定考虑给多少分。“每个题目至少两个人批阅,一旦我的给分不合理,要被打回来重新批阅,这样是很没面子的。”王斌表示,第一次参加阅卷,难免会被叫过去谈话纠正,好在每个题目不是一个人评阅。据介绍,双评是确保高考阅卷差错率低的最好办法,两个老师同时评同一个题目,力争做到零误差。
高考阅卷是一份良心活儿
高考作文无疑是语文阅卷的重头戏,参与高考阅卷的研究生们并不被安排这项工作,“作文阅卷都是高中老师负责,我们研究生没那个水平,只是协助一些简单评判的题目。”王斌笑着说,研究生的写作文水平不一定都很高,而且在思维中,对高中生写的作文没有整体的评价标准,这需要很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到。
说起高考阅卷,王斌依然感觉责任感十足,毕竟自己的努力也算为考生们尽了一份力,但他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。“就是累,将近10天的时间,每天对着电脑阅卷,精神还要高度集中,眼睛疼不说,每天阅卷后都要好好休息,其它的事情都不做了,怕耽误阅卷。”和王斌一起阅卷的老师们,在半封闭的阅卷过程中,也是拿出了十足的精神,甚至比年轻的研究生们还有能量。
“每个考生的答案都要仔细看,不容得一点马虎,稍微一点纰漏都会辜负考生们的努力。”在阅卷中,王斌只能带着一份答案和笔,手机一类的物品都不能带进去,阅卷用的电脑,只能在局域网内运行阅卷系统,任何娱乐都没有,而且除了阅卷,也没有时间考虑别的。因为压力大,再加上王斌面临毕业找工作,他今年未再参加高考阅卷,但他对那段经历依旧难以忘怀,“高考阅卷是一份良心活儿,而且质量绝对是第一位要考虑的。”